人民网4月18日电(高爱华 吴思萱)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底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郭存海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表示,历经近六年的变迁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政界、企业界、媒界、学界均引起高度关注。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对拉美国家来说,是一种普遍的期待,许多拉美国家领导人也将抵京共襄盛举。
"为拉美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腾飞的翅膀"
道路通,百业兴;货路通,万商集。目前,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拉美成为仅次于亚洲的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贸易额同比增长了20%,达到2286亿美元。现有超过两千家中国公司在拉美地区设立驻点,创造了180多万个就业岗位。
郭存海谈到,"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各类基建项目"为拉美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腾飞的翅膀","地区民生改善的水平也非常明显"。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测算,中国经济每增长1%,将带动拉美经济增长0.5%。设施联通和资金融通在拉美颇见成效,使"一带一路"合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意义,这也是拉美国家和人民期待的务实合作。
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正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参与方,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已有17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与中国签订了"一带一路"共建协议。郭存海提到,拉美国家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个体差异也不容小觑;同时,由于中国和拉美地区在地理位置方面凸显的差异,倡议被充分理解尚有提升空间。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时,应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增进政策沟通与互信理解,让更多的拉美国家和人民看到务实的合作,尝到发展的"甜头"。
人文交流硕果累累 为中拉关系新发展提供动力
201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就加强中拉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提出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举措,赋予中拉关系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中拉教育领域交流、流动性研究项目以及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间合作也更加日新月异。
十年前,中拉关系开始加速升温,郭存海认为,中拉合作硕果累累。首先,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西葡语教育出现"井喷式"发展,截至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院校已超过100所,这一数字是1999年的8倍之多;同期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院校也从2所骤增至30多所,增速更是惊人。其次,拉美地区或国别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自2010年教育部启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计划,特别是2015年颁布《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培育和建设暂行办法》以来,中国的拉美研究中心建设疾速发展。截至2018年,中国已有近60个致力于拉美地区或国别的研究中心,其中约70%是过去五年新成立的。
古道新程。拉美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一带一路"倡议书写着中拉合作的新格局。郭存海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和"空中丝绸之路"是中拉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特色与广阔空间。中拉双方不仅仅可以完成基建项目的合作,也不单纯停留在农产品或是海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往来,更可以向高附加值的海洋产业和科技产业发展,为贸易融通赋予更丰富的内容。
郭存海还强调,"互学互鉴"作为丝路精神的核心元素之一,也是未来中拉开展"一带一路"合作需要践行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和拉美都是发展中国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分享、学习成功的经验,真正实现合作的共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