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将知识产权置于战略高位,在各个经济领域都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持续数十年表现出长期政策决心,这些都是值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的经验。
事实上,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积极推进与相关国家务实合作,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既为中国企业打造国际品牌保驾护航,也惠及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建设。
中国专利 国外认可
国家知识产权局4月2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授权公告量为3299件,同比增长10.6%,共计进入17个国家。其中,韩国、俄罗斯、印度、新加坡和波兰成为中国专利授权公告量最多的前5个国家。
去年3月,来自同方威视/清华大学、中兴通讯、华为等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的20件专利在柬埔寨登记生效。这得益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17年与柬埔寨工业和手工业部签署知识产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在柬埔寨,中国授权的发明专利可直接办理登记生效手续。
类似的,2018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与老挝科技部签署知识产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老挝也对中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果予以认可。这项合作使得中国专利权人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在有关国家获得专利权及相应保护,避免了繁琐冗长的实质审查程序,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费用。
目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40余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专利局、东盟、欧亚专利局等地区性组织开展了深入合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政府间协议》指导性文件,中国专利在更多国家得到认可。
此外,2018年,49个沿线国家在华有专利授权和申请活动,授权量和申请量分别为1.4877万件和2.2290万件,同比增长7.8%和4.9%。可以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知识产权也成为拉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关系深化升级的新动力。
中国经验 世界共享
中国专利"走出去"的同时,中国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知识产权领域探索积累的经验,在知识产权教育、宣传培训、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展开合作。
同济大学于2017年启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到目前已成功举办两期,招收了47名不同国籍的学员来华参加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我们开设符合国际标准、突出中国特色、囊括从立法到实践的完整硕士项目课程。"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单晓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项目的外国学员中相当一部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官员,他们认同中国的知识产权方案,了解中国的智慧,以后更会帮助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走向国际。"
据介绍,同济大学还为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94名知识产权官员提供短期培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4批次授课专家。"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教育方面的诸多努力,让其他国家更加了解、理解中国,更愿意学习中国经验,积极参与中国'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单晓光说。
分享经验的好平台还有很多。中国每年举办"一带一路"国家专利制度和审查实践培训班,仅2018年就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25名学员参加培训。
除了线下的交流讨论,线上信息分享同样成就斐然。"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网站已完成建设并正式上线,据介绍,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知识产权机构提供了"云专利审查"系统账号,为他们查找"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最新动态及新闻提供便利,推进国家间知识产权信息交换与共享。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表示,在中国的发展与推动下,世界知识产权格局已由欧美主导转变为欧美与东亚两足并立。如今,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制定方面,中国声音越来越响,"一带一路"上的知识产权合作便是鲜活案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