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国际频道: 澳大搞联合军演所为何来?(环球热点)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澳大搞联合军演所为何来?(环球热点)
Apr 13th 2019, 00:00, by 本报记者 严 瑜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号战略投送舰停靠港口。
  资料图片

  日前,澳大利亚海军派出大规模海上作战群,开赴印度洋、太平洋海域,联合多国展开为期3个月的系列海上演习,代号"印太奋进2019"。

  兴师动众,炫耀"肌肉","搅浑"相关海域,搅乱地区局势,澳大利亚又一次将自己绑上盟友美国的"战车"。

  

  炫耀肌肉 刷存在感

  自3月上旬开始的3个月间,澳大利亚海军编队将先后访问斯里兰卡、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七国,并与各国海军进行联合演习。

  据悉,这支编队既有两栖战力强劲的战略投送舰,也有防空反潜能力较强的护卫舰及负责后勤补给的补给舰。此外,澳大利亚陆军、空军也派出相关装备和人员参加,舰队总人数超过1000人。

  澳大利亚大张旗鼓,组织规模较大编队进行远洋联合演习,并非首次。

  2018年10月,澳军方联合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及英国等四国军方,在南海海域举行了为期3周的所谓"国际安全演习"。

  "去年举行的五国联合军演,实际是今年多国联合演习的一次试水。"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此次联合演习并不突然,具有延续性。

  更早之前,2017年9月至11月,澳大利亚曾举行过一次"印太奋进"系列演习。当时,澳海军派出30年来最大规模海上作战群,访问了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和印尼在内的9个西太平洋区域国家。

  有分析称,通过2017年和今年的两次"印太奋进"演习,澳大利亚海军远洋编队已经走遍了所谓"印太"区域内绝大多数拥有海岸线的国家。

  "今年的'印太奋进'系列演习引入澳陆军、空军力量,强调联合作战能力。此外,演习科目包括了两栖登陆、地区局势干预等内容。"中国社科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除参演人员、队伍装备、科目设置之外,演习海域也值得关注。"如果选择南海海域,那么对华挑衅意味明显;如果选择南太平洋海域,那么对冲中国在这一地区影响力的意味更多。"

  不难发现,近年来,澳大利亚军事动作频繁,在亚太地区猛刷"存在感",颇不安分。除联合演习之外,过去一两年间,澳大利亚还多次亮出"大手笔",购买新型潜艇、护卫舰等武器装备提升实力。

  今年2月,澳大利亚与法国签署了一项共同建造12艘潜艇的合作协议。按照这份价值500亿美元的协议,法国海军集团将为澳大利亚提供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常规潜艇。去年,澳大利亚以263亿美元高价,从英国订购了9艘护卫舰。

  盲目"选边" 犯老毛病

  "从澳大利亚自身来看,举行大规模多国军演以及大肆购买军备,实无必要,已经超出其防卫国家利益的范围。"许利平说。

  澳大利亚大动干戈,令人不禁深思其背后意图。

  "澳大利亚此次组织多国联合演习,既有战术目标,亦有战略考量。"王晓鹏分析称,"战术上,通过远海演练,打造一支轻型航母编队,提升远洋战斗力,在深蓝海域形成威慑。战略上,借助本次演习并将其常态化,与美国版'印太战略'实现深度结合。"

  近年来,对于盟友美国提出的所谓"印太战略",澳大利亚一直不遗余力,积极应和。这次,其更有主动充当"马前卒"之意。

  "澳大利亚近期这番军事举动,不只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多还是从盟友美国的利益出发。"许利平认为,澳大利亚意图与印度洋及南海周边国家建立联合军演机制,以此在印度洋西边构筑一条围堵中国的军事防火墙,呼应东边的美日韩同盟,成为"印太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

  演习代号"印太奋进"以及参与国家也证明了这一点。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克里斯托弗·派恩日前表示,此次联合演习的焦点是加强与印度海军的合作关系。对此,美国《外交学者》杂志刊文指出,澳大利亚尚未被邀请参加美印日"马拉巴尔"系列演习,因此澳印双方举行的演习作用重要。

  "澳大利亚一直试图参与'马拉巴尔'系列演习,这次率先在印度洋海域打造一个常态化的演习机制,意在量身自制一个澳大利亚版'印太战略'。"王晓鹏指出,这与澳大利亚的海洋意识变化和海洋战略调整有关。"近年来,澳大利亚所谓'印太海洋大国'的意识明显强化,海洋战略逐渐转向大洋蓝水战略,目的是建立在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的战略优势,并深度融入到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当中,强化美澳同盟关系,将其自身打造为美国在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地区的第一盟友。"

  在政治军事上盲目"选边",澳大利亚始终没有改掉这个坏习惯。此前曾有澳媒批评称,一些澳大利亚政客总被谄媚心态支配,稀里糊涂地跟随美国,与中国对抗。这次,"老毛病"看来又犯了。

  "澳大利亚抱着一种霸权主义的心态推行军演,归根结底,还是冷战思维与零和思维作祟,无法抱着合作、包容的心态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发展正常关系。"许利平说。

  不自量力 将食苦果

  尽管澳大利亚雄心勃勃,又急巴巴地向盟友表现耿耿忠心,不过,能否实现目标,还得凭实力说话。

  "澳大利亚对地区事务,尤其是所谓'印太事务'的盘算,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眼高手低。"王晓鹏指出,目前,澳大利亚的关注点很多,着力点却很有限。"无论是从海军实力还是海上综合实力来看,澳大利亚要想实现其目标,为时尚远。此外,澳大利亚国内民意早有不满,他们希望澳政府更多关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而不是投入过多财力、精力,把自己绑上美国'战车'。"

  许利平也认为,澳大利亚花巨资买军备,联合多国大搞军演,意图在印度洋地区"修墙"围堵中国,不切实际。"这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行为。'修墙'成本太高,澳大利亚并不具备相应财力。即便修了,澳大利亚也没能力维护。一意孤行,结果只可能是'墙'修了一段便自动倒塌,最终砸伤澳大利亚自己。"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继续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澳双边贸易额为1431.3亿美元,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876.1亿美元,占澳出口总额的34.1%。澳大利亚从中澳经贸往来中的获利不言自明。一旦澳政府穷兵黩武,伤了中澳之间的和气,其日子恐怕不会好过。

  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选举将于5月18日举行。许利平认为,当前高调宣扬武力的行为将使澳大利亚执政当局面临负面冲击,不利于其选情。"民众的诉求很实际,谁能为他们改善生活、带来社会稳定,他们就把票投给谁。澳政府目前的行为无疑会引起地区局势不安、中澳关系转坏,从而影响澳大利亚经济发展,使其出口受阻,民众面临生意不景气甚至失业等问题。"

  而在渐趋缓和的南海以及颇为平静的印度洋,澳大利亚派遣一众军舰"大搅浑水",引起地区局势紧张甚至挑起地区军备竞赛,不仅将给该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也对其自身百害而无一利。

  "澳大利亚所谓的'战略关切',只是为了单方面与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实现战术、战略的接合,既影响其他国家行使正常权益,也与当前国际海洋事业乃至国际社会整体发展的主流背道而驰。如果澳大利亚看不清这个基本态势,一味唯美国马首是瞻,那么其给地区和平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终将反噬自身。"王晓鹏说。

  不自量力,澳大利亚将要尝到的只有苦果。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