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国际频道: 海外学子舞出中华之韵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海外学子舞出中华之韵
Apr 15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哥伦比亚大学舞韵社成员在舞台上表演。

舞韵社在排练中。

日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舞韵社首届中国舞展"镜花水月"在校园内演出厅举办。40多位舞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舞蹈盛会,吸引了来自校园、社区等300多名观众到场。舞展为哥伦比亚大学添了一抹中国气息,也成为海外学子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之一。

为校园带来中国气息

中国舞展"镜花水月"在舞韵社与武术社合作演出的开场舞《一抹红》中拉开序幕。此次舞展共有15个舞蹈节目,风格迥异。既有大气磅礴的群舞《千纱墨舞》,又有经典独舞《芳华》……舞展完美呈现的背后是每位舞者的辛苦付出。

舞韵社副社长林雯汐正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与舞韵社执委会成员一起参与了本次中国舞展的筹备。她告诉笔者,从去年四五月提出构想到现在,举办舞展就是大家努力的重要目标之一。

林雯汐记得舞展前一天,自己正好主持一场论坛,结束已是晚上。"当时立刻赶往舞蹈彩排现场。一进去,我发现很多舞蹈队员已经排练了一整天,其中不少队员因忙着跳舞,排练期间几乎没有休息,也忘记了吃饭。导演组的同学更是工作到了演出当天的凌晨,只为确保舞展顺利进行。"林雯汐说。

徐佳忆几年前已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但因为对舞蹈的热爱,一直坚持担任舞韵社的指导老师。"我负责中国舞展群舞的排练,舞蹈节目确定下来后,我先依照视频学习,再教大家,然后排队形,整个排练持续了半年左右。"她说,"我觉得那段训练时间,对我的体能和大脑容量都是巨大挑战,因为我必须记得6支群舞的所有动作,所有的队形,每个队形不同区块舞者的动作以及节拍。为了在教舞时把动作做到位,我常利用乘地铁的时间反复观看舞蹈视频。"

相较林雯汐和徐佳忆,杜冰蕊是去年加入哥伦比亚大学舞韵社的新成员。她在本届舞展中参演了3支舞蹈。"几乎每周日都在学校的排练厅度过,有时候会排练到深夜11点。"杜冰蕊说。

成员从两三名到百余名

入校第一年,徐佳忆想在哥伦比亚大学春晚舞台上表演中国舞,发现试镜的只有她一名同学,为了完成选定的那支古典舞,她从外校找来一位男舞者。

让徐佳忆欣慰的是,那一年春晚结束后,有越来越多热爱中国舞蹈的姑娘主动联系她,表达了想和她一起在来年校园春晚表演中国舞的心愿。"正是因为有她们的加入,第二年的校园春晚上就有了3支中国舞《邵多丽》《小城雨巷》《床前明月光》的呈现。"徐佳忆很开心地说:"我觉得很神奇,好像自己是一块磁铁一样,把散落在纽约各处的热爱中国舞的姑娘都聚到了一起。"

随着新成员的不断加入,哥伦比亚大学舞韵社被哥大官方认可——成为哥大唯一一个以中国舞蹈为特色的舞蹈社团。

杜冰蕊入校的第一学期就加入了舞韵社的大家庭。她说:"之所以选择加入这个社团,一方面是因为我了解到,这是一个由哥大中国留学生自发创办,义务编舞、教舞的社团,从只有两三位成员到如今的百余位成员,只为心中的热爱,我被大家的热情深深打动;另一方面,因为自己读本科时接触较多的是现代舞和爵士,可哥大新生晚宴上学姐们的演出唤起了我对古典舞的向往,于是决定重新拾起少时学过的古典舞,感受其美好韵味。"

舞韵社不仅使学子们有了一个舞蹈空间,也有助于成员之间的交流。

徐佳忆说:"走出校门想认识新朋友很难,舞韵社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大家在舞蹈之余还能聊聊生活和工作。"

"加入舞韵社,我跟来自不同国家的舞者有了更多交流,认识了更多朋友。"林雯汐说。

借舞蹈传播中华文化

林雯汐自幼学习中国民族舞。她认为舞蹈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媒介,也期待自己能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在纽约将美好的中华舞蹈文化分享给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林雯汐说:"我希望大家在欣赏优美舞蹈的同时,可以了解其蕴含的中华文化。"在她看来,让外国人理解中国舞蹈,需要一些传播技巧。比如,要呈现中国古典舞《梁祝》,可以先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这样可以让观看者更好地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感。

身为舞韵社的副社长,林雯汐表示,"镜花水月"舞展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希望未来可以通过舞蹈这个媒介,吸引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热爱中国舞蹈的舞者、舞蹈教育者、文化交流传播者共同参与。

徐佳忆在美国生活多年,她说:"在美国,中国舞非常小众,一方面是因为审美观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美国能看到的专业的中国舞表演不多,大家没有机会真正了解中国舞,也不知道如何去欣赏中国舞,所以举办中国舞展的一个目的是希望更多人全面、真实地了解中国舞。"

"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一位老师,已在纽约生活了30多年,带着女儿看过舞展后,非常激动。"这让徐佳忆颇受触动,"那时,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价值。"(高 佳)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