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国际频道: “中东火药桶”是否又被点燃?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中东火药桶"是否又被点燃?
Apr 13th 2019, 00:00, by 本报记者 李嘉宝

  被称为"中东火药桶"的戈兰高地问题,最近又被一系列事件推上风口浪尖。

  据"今日俄罗斯"网站4月10日报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一场听证会上称,"以色列因受到攻击而收回戈兰高地,他们占领这片领土是为了继续保卫自己"。这不是美国第一次为以色列"拥有戈兰高地主权"代言。3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宣布美国正式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失道者寡助

  一段时间来,针对美国在戈兰高地问题上的立场,国际社会反对声音不断。

  4月10日,各国议会联盟第140届大会发表主席声明称,美国此举违反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将使中东地区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更加困难。

  路透社报道,特朗普在近日一场会议上表示,在正式决定承认戈兰高地"主权"归属以色列前,他曾请美国驻以大使弗里德曼等人为他上了一堂"速成的中东历史课"。

  显然,这堂"历史课"并没有教出一个令各方满意的"学生"。在随后的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除美国外的14个安理会成员国均持反对意见。最终,安理会宣布美国的决定"无效且无法律效力"。

  "无效且无法律效力",这也是1981年联合国第497号决议对以色列"兼并"戈兰高地的认定。

  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日前发表声明,坚决反对美国有关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问题的立场。德国、比利时、英国、法国、波兰5国也在联合声明中强调,不承认以色列对自1967年以来侵占的、包括戈兰高地在内的领土拥有主权。

  借"偏袒"壮胆

  戈兰高地风波未平,约旦河西岸再起波澜。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消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4月6日表示,若取得连任,将"扩大约旦河西岸主权"。此举意在为选举造势,赢得选民支持。

  以色列《国土报》注意到,这是内塔尼亚胡自2009年上任以来第一次在谈到约旦河西岸地区时使用"主权"一词。

  根据《日内瓦公约》,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并禁止占领方在战时占领的领土上定居。一直以来,以色列在中东战争期间占领的东耶路撒冷、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以及戈兰高地建立定居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所长牛新春向本报记者分析:"此前美国历届政府都试图在阿以之间维持适度平衡,希望改善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特朗普上台执政后,美国政府逐渐抛弃'阿以平衡''土地换和平'等原则。"

  路透社认为,内塔尼亚胡所言呼应了美国近期明显"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取向。有确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和认定"戈兰高地主权归属"为先例,以色列领导人或将借此"壮胆",在约旦河西岸事宜上更进一步。

  和平受重创

  牛新春分析指出,美国的承认不会产生直接、现实的影响,国际社会不会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等领土的"主权"。但长远来看,美国此举是对国际规范的侵蚀,会损害其在阿拉伯世界的信誉,其正在推动的所谓巴以和平"世纪协议"将受打击。

  自2014年巴以和谈中断后,巴以和平进程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此前有消息称,美国计划在以色列选举后推出中东和平新方案,即所谓的"世纪协议"。路透社认为,美国目前的态度可能会加大落实新方案的难度。

  俄罗斯《独立报》称,俄外长拉夫罗夫近日访问约旦,在之后的记者会上表示,目前中东局势和巴勒斯坦地区的情况"令人不安"。俄方正高度关注美国政府即将出台的中东问题"世纪协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牛新春认为,当前,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日趋右翼化,以色列国内政治势力对"土地换和平"的支持度下降,中东和平进程的重新启动缺乏最基本的条件,目前还看不到希望。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援引分析称,美国和以色列的一系列政策让本已脆弱的巴以和平进程再遭重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