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国际频道: 通讯:破解斯里兰卡的垃圾难题——探访科伦坡城市固体废物处理项目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通讯:破解斯里兰卡的垃圾难题——探访科伦坡城市固体废物处理项目
Apr 16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距离首都科伦坡150公里,在斯里兰卡西北部普塔勒姆潟湖的一侧,原始丛林中不时传来重型机械的隆隆作业声。这里曾是弃用多年的采矿坑,如今,一座固体废物处理厂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

垃圾处理一直是斯里兰卡政府的难题。政府早在2000年便出台了固体废弃物管理国家战略,却收效甚微。近年来斯全国废弃物产量不断攀升,2013年已超过每天1万吨,处理设施的严重落后引发环境污染等各类问题,甚至发生垃圾山坍塌导致民众伤亡的惨痛事件。

垃圾处理问题迫在眉睫。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建设的科伦坡城市固废处理项目于2018年2月启动。

随着第一阶段7200平方米垃圾填埋库区今年2月底竣工,这座斯里兰卡首座固废处理厂目前已经具备每天600吨垃圾的处理能力。到2020年项目全部投入使用,科伦坡地区全部的固体垃圾都将转运至此处理。

固废处理项目看似简单,实际建设过程困难重重。科伦坡城市固废处理项目所在地的红土地土壤湿软,需要地基处理后才能达到符合后续施工条件的土壤硬度标准,而普塔勒姆地区雨季中频繁的雨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为了确保工期,中方施工团队调用了大量排水设备,并在现场推行24小时轮岗制度,最终如期完成了第一阶段建设,并顺利交付斯方。

斯里兰卡政府近年来很重视环保问题,并推行了一系列严格环保政策。如何确保垃圾填埋后不会对周围土壤以及旁边不到300米的潟湖造成污染,成为考验中方建设者的又一难题。

根据项目规划,第一阶段7200平方米的填埋区不到项目总填埋区面积的十分之一,目前还有近10万平方米的垃圾填埋区正在建设中。记者在现场看到,黄色、白色、灰色等各色铺设材料错落有致地堆放在施工现场。

"这些都是防渗处理材料,我们将这些材料按照设计顺序铺设组成防渗层,以确保垃圾填埋后不会下渗污染土地。"项目防渗环节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说。

除了防渗层处理,中方团队还会在填埋场中铺设导排管,将垃圾填埋后产生的渗滤液导入废水调节池,进行再次处理,做到真正的"滴水不漏"。

由于斯方要求项目第一阶段结束后就能投入使用,这就对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建设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与填埋场仅一坝之隔的渗滤液调节池已经完成施工。今年晚些时候垃圾处理厂开始试运营后,调节池内将临时储存废水直至后续设施建设完毕。而当项目整体投入使用后,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处理的废水将达到斯里兰卡一级排放标准,直接用于普塔勒姆地区的绿化灌溉。

科伦坡城市固废处理项目是斯里兰卡国内首个此类项目,普塔勒姆地区的百姓一开始对于家门口搬来个"垃圾场"抱有不满。但随着项目的如期推进,中方团队的业务能力以及这一项目的重要性已经获得了斯方各界认可。

斯里兰卡中央工程顾问局科伦坡城市固体废物处理项目现场负责人纳林·伯图维拉说,感谢中国团队这一年来的辛勤付出,在斯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斯里兰卡严重的垃圾堆积问题已经有了解决的曙光,期待此类项目能够推广到斯里兰卡更多地方。

当地人维杰辛哈的家距离固废项目现场不到10公里,如今她已经理解了这一项目的重要性。

"斯里兰卡垃圾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虽然我家离垃圾处理厂很近,不过中国工作人员多次登门解释后,我了解到所有的填埋垃圾都会经过妥善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这一项目也为不少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是件造福当地的好事。"维杰辛哈说。(记者朱瑞卿 唐璐)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