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国际频道: 通讯:巴西“电力高速公路”的中国建设者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通讯:巴西"电力高速公路"的中国建设者
Apr 10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好的,我们在35/1见!"杨光亮说的这个数字是巴西美丽山水电站二期输电项目(美二项目)线路上输电铁塔的编号。

杨光亮是国家电网巴西公司美二项目线路部的副经理。来巴西参与项目建设两年多,杨光亮清楚记得项目不同地点对应的铁塔编号。

美丽山水电站是巴西第二大水电站,二期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首个在海外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特高压+清洁能源"在拉美的示范工程。工程由北向南贯穿5个州,全长2500多公里,安装输电铁塔超过4400座。

从美二项目建设前的环评、征地,到现在线路基本具备送电能力,杨光亮几乎参与了所有问题的协商和解决。虽然在里约热内卢拥有办公室,但杨光亮平时基本是在线路上"流动办公",每天与各个标段的承包商、供货商及当地农场主打交道。

"我经常是回里约衣服都没来得及洗就立刻要出发,不过现在我的家人都在国内,这边就我一个人,生活和工作早已融为一体。"他感觉这样的生活很丰富,但坦言压力也不小。

在巴西,征地需要和当地农场主谈判。10标段的线路建设要经过一座农场,农场主和承包商讨价还价,要求除了必须支付的费用外,还要额外征收最少3万雷亚尔(约合7752美元)的进场费用,而且表示由于农场内奶牛要挤奶,施工只能在早上9点到下午4点之间进行,几乎是常规施工时间的一半。

如果按照农场主的要求施工,那么项目工期就要大大延长。于是,杨光亮多次找农场主谈心,主动汇报每天的工程进展,向他表明工程并未影响农场运营,尽可能争取延长每天的施工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项目最终得以在预定工期内顺利完工。

除了良好的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当地语言也成为杨光亮工作中的"加分项"。

杨光亮是国网巴西公司葡语最好的中方工作人员之一,每个标段的营地和工地上的巴西员工都认识他。他说:"其实这也是逼出来的,来到这里工作后立刻就能感觉到学习当地语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按照巴西法律规定,外国企业投资必须注重本地化,因此美二项目上有大量巴西员工,可只有少量巴西高管可以讲英语,大部分当地员工不会英语。杨光亮来巴西前曾进行过3个月的葡萄牙语培训,但最初的"实战"仍然很吃力。"来到巴西后,讨论施工方案开会时都说葡萄牙语,很难懂。"

"听不懂就无法了解问题所在,因此刚开始工作时压力特别大,"他说,"只能听不懂也去听,两个月后就能听懂大部分,主动参与施工方案讨论了,同时也能够搞清楚问题所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对于能够参与美二工程的建设,杨光亮感到很光荣。杨光亮说:"美二工程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实践,总投资数十亿雷亚尔,它把中国的先进技术带到国外。""国网巴西公司派一些巴西高管到中国接受培训,他们看到中国的发展后感到非常震撼,回来后积极宣传中国,也对中国带来的新技术更加认可。"

更让杨光亮感到自豪的是,他参与的项目为巴西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而这不仅限于提供用电便利。

"首先铁塔的很多配件和导线都是巴西当地生产的,工程带动了巴西电工原材料的生产;其次它还带动了当地就业,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工程还为巴西带来大量税收。"杨光亮说,"美二项目是巴西历史上最大的电力工程,参与我们项目的巴西员工非常自豪,这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大有好处。"

在巴西工作两年多,杨光亮跑了很多地方,但至今也没机会去向往的亚马孙雨林看一看。对此,他丝毫不觉得遗憾:"美二工程线路沿线风光十分优美,虽然不是旅游景点,但我有幸看到一个真正的巴西,了解当地真实的风土人情,大家都羡慕我呢。"(新华社记者 赵焱 陈威华)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