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国际频道: 和平需要勇敢者去开创(环球走笔)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和平需要勇敢者去开创(环球走笔)
Apr 16th 2019, 00:00, by 曲翔宇

  今年是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和平协议40周年。《埃及人报》日前一篇报道写道:"40年来,无论两国各自发展乃至地区局势如何变化,和平已经逐渐成为两国关系中的'定量'。"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近日对500名以色列人展开问卷调查,其中82%的人认为,埃以和平协议对该国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由此足以看出,和平是双方的民心所向,和平最符合两国的利益。

  正如埃及《金字塔报》的文章所言:"置身于历史的语境中,方能认识到埃以和平协议对地区和世界的影响有多大。"1948年至1979年间,埃及和以色列曾经在四次中东战争中交战,均损失惨重。1979年3月26日,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和时任以色列总理贝京在华盛顿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双方长达30多年的战争状态。此后,双方积极互动,冲破层层阻力,最终开启两国和平共存的新阶段。在当时的地区形势下,达成这样一纸协议,无疑需要巨大勇气。这段改写两个国家乃至地区命运的历史,因此被外界称为"勇敢者的和平"。

  "如果你们想与我们在世界这部分土地上生活在一起,我诚挚地告诉你们,我们以全部和平安全来欢迎你们来到我们所有人中间。"萨达特1977年11月在以色列国会的演讲曾令无数人动容。"和平会带来阵痛,是的。和平需要牺牲,是的。但这都比战争所带来的伤亡要好得多。"贝京上世纪80年代初如此说。

  透过埃以和平协议,人们应获得更深的感悟与启发。和平需要勇敢者去开创和争取,也需要勇敢者坚守和继承。只有长远的和平,最契合国家和民众的利益。萨达特、贝京以来的埃以领导人对两国和平共存的坚持,之所以赢得民心,正因为这顺应了民众要和平、要发展的愿望。笔者在埃及和以色列采访时了解到,一个更加安定的周边环境,是和平协议给双方带来的最大红利。正是埃以的特殊关系,使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沟通不可或缺的角色,每当中东和谈受阻时总能看到埃及在穿梭斡旋。

  "即使是死敌,也可以搁置分歧,为了更长远的共同利益而努力。但前提是,双方都有真正的善意和勇气。"有学者如此总结埃以和平协议带来的启示。当前,中东热点问题久拖难决,个别国家冲突不断,巴以局势再度面临不确定性增加的危险。要解决这些问题,背后的道理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今的中东,尤其需要铸剑为犁的勇敢者。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6日 17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