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国际频道: 越来越多国家看到“一带一路”的巨大商机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越来越多国家看到"一带一路"的巨大商机
Apr 16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人民网莫斯科4月16日电  4月15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会见了俄罗斯主流媒体访华团代表,并就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俄关系、两国务实合作、中国全球治理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新疆教培中心等问题接受了采访。全文整理如下:

一、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近6年来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本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又有哪些亮点值得我们期待?

李辉:近6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始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造出一条共同繁荣发展之路,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全球已有124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就在上个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三国取得重要成果,中意双方签署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意大利"北方港口建设计划"、"投资意大利计划"对接。法国、德国表示将积极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些都说明,在诸多事实和丰硕成果面前,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一带一路"蕴藏的巨大商机和广阔前景。

4月下旬,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而且将会全程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此外,还将举行高级别会议、分论坛以及工商活动等系列活动。与首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更高端。预定出席第二届论坛的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人数将明显超过首届。二是更广泛。届时将会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各界代表与会,可以说规模更大、辐射更广。三是更务实。中方还将举办多场推动务实合作的分论坛,并举办企业家大会,为工商界对接合作搭建平台。

本届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核心是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方期待同各方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合作大计。特别是与各国进一步对接发展战略,打造新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在深化合作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民生的改善。中方建设"一带一路"的大门始终敞开,以增添共同发展动力为目标,打造更紧密的伙伴关系为依托,坚持开放合作,支持经济全球化,维护多边主义,携手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次论坛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

二、大使先生,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所取得的成果?对未来的对接合作有哪些具体的指导性建议?

李辉:2015年5月,中俄元首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开启了"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进程。2018年5月,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签署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3年多来,双方之间的合作已取得了重要的早期成果。中俄在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大项目合作硕果累累;哈萨克斯坦成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典范;中白最大经贸合作项目--"巨石"工业园建设进展顺利;与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发展战略对接也呈现出新面貌。但我们也要看到,成果与双方之前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双方之间的合作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一是要强化制度引领,优化双方之间的贸易环境。双方可继续加强各项经商制度、营商法律法规之间的对接,以进一步为经贸往来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二是要宽领域、多渠道同时发力。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之间互补性强,可合作的领域多,可利用的平台广泛。双方应立足于各个领域的合作项目,扎实、稳固推进合作水平,并不断培育和深化新的合作项目,以达到点线面的融合发展。三是推动自贸谈判,不断扩大相互间市场份额。发展自贸合作、推动区域内合作水平,是当前全球发展中呈现的突出特点之一。为此,双方应顺应趋势,快速推进自贸谈判,并尽早达成协议,以进一步提升双方之间的合作水平。

三、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位运行,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您认为,为了保持这种关系,双方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李辉:可以说,中俄之间的这种关系是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完全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并有助于维护国际秩序的和平与稳定。为了维护和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我认为可从如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一是继续发挥两国元首引领作用。6年来,两国元首举行了近30次会晤,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个人友谊,战略引领着中俄关系不断向前迈进。今年,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将一如既往保持高频率会晤,继续发挥战略引领的作用,为双边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二是继续稳步推进双边务实合作。去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双方提出2000亿美元目标。为此,应激发两国务实合作的内生动力,巩固能源等传统领域合作,不断开拓高科技、农业、电子商务、金融等领域的新增长点,推动合作提质升级,造福两国人民。

三是继续丰富人文交流合作内涵。双方应不断创新人文交流形式,提升交流程度和水平,完善各项交流机制,以此丰富中俄关系内涵,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为大国之间文明对话树立典范,为当今世界各国探索共享和平与发展的道路提供有益经验。

四是继续深化国际战略协作水平。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肩负重要职责和使命。双方应继续在所有重大国际问题上保持着密切沟通与配合,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定维护国际战略安全,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四、去年俄中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今年两国务实合作有哪些值得期待?

李辉:去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历史性突破了1000亿美元,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标志,表明我们之间的合作还有很大潜力。今年,中俄将迎来两国建交 70 周年,双方将围绕两国元首交往和建交70周年举办一系列活动,两国关系和务实合作都将迎来提质升级的新契机。

一是能源合作将迈入更高水平。作为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重大合作项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于年内建成,并将按计划向中方供气。第二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今年将在俄境内举行,继续推动中俄能源合作走宽走深走实。二是地方合作将取得新进展。"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活动自启动以来,两国地方层面举行了数百场互访、数百次会面,中国多个省市与俄地方签署了多份合作文件。随着该活动的进一步深入,两国地方合作的积极性和潜力都将进一步被激发。三是远东开发合作将驶入快车道。中俄首座跨境公路桥--黑河公路桥和首座跨境铁路桥--同江铁路桥,有望于年内建成通车。两座大桥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东北地区和俄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还将带动中国对俄投资。四是农业和跨境电商将成为新增长点。俄对华粮食、植物油等方面的出口都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俄跨境商品的90%均来自中国,俄邮政已增加飞往中国的航线和频率,预计2019年来自中国的邮包数量还将继续快速增长。两国贸易结构的逐步优化将进一步带动双边贸易额的增长。

五、习近平主席上月参加了中法全球治理论坛,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在多个重要场合多次提出过全球治理新思路,这是基于一个怎样的考虑?

李辉: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快速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利益和命运被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为此,中方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础的全球治理新思路。"共商"即各国通过深化交流、求同存异,不断地加强互信,共同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纷争与矛盾;"共建"是各国共同参与、合作共建,分享发展机遇,扩大共同利益,从而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共享"则是各国平等发展、共同分享,让世界上每个国家及其人民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共同分享世界经济发展成果。2017年9月11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的"共商、共建、共享"倡议纳入全球经济治理理念,同时重申"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理念"正越来越多地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显示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变成全球治理新理念。

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同时,中国将进一步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力所能及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其出台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外企应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李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外商投资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8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约96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1万亿美元。当前,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还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同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波折。在此背景下,中国颁布《外商投资法》,取代原来的"外资三法",不仅开辟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也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外商投资法》至少释放了三大积极信号。首先,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国内多个场合多次表达和重申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承诺。《外商投资法》的制定再一次宣示,中国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正在快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其次,中国的营商环境将会越来越好。和过去的"外资三法"相比,《外商投资法》有很多新亮点。该法强调内外资的一致性,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简化外商投资管理;明确保护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知识产权。再次,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中国对外商投资立法,本身就是为开放合作服务。中国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多边主义和国际开放合作的带头人。

我们真诚欢迎更多外国企业(包括俄罗斯企业),抓住中国这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市场,积极参与到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来,共享机遇,互利共赢。

七、近日,有西方媒体报道称,在中国新疆不只是教培中心,整个村庄都被封锁起来了。事实是怎么样的?新疆发展的真实面貌如何?

李辉:打击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既是世界性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境内外"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中国新疆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严重破坏了新疆人民安定祥和的社会秩序,更是给新疆人民带来巨大痛苦和创伤。面对严峻的现实形势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中国政府果断采取坚决措施,依法严密防范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今,新疆大局稳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反恐维稳成效初显。2018年新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99.08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农业生产、消费市场运行稳中有升、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教培中心"是中方采取的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是中方在借鉴吸收国际社会反恐经验基础上,综合考虑新疆地区实际情况,将打击暴恐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提出的方法。正是考虑到部分群众存在语言文字能力较弱,法治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贫乏,职业技能不强,以及就业困难等因素,依法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就是为了确保新疆稳定发展,给新疆人民更好的生活。

八、前不久,中美第九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外界对中美尽快达成经贸共识普遍期待。您如何看待中美经贸摩擦的结果?

李辉:正如大家所知,中美第九轮经贸高级别磋商顺利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共同讨论了协议有关文本,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中美上一轮磋商中,双方围绕协议文本进行了谈判,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以及汇率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本轮磋商又继续讨论协议文本,并取得新的进展,这说明双方都在努力朝着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的方向努力,着实不易,也向外界释放了信心和积极信号。下一步,双方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保持密切沟通,全力以赴继续进行认真谈判,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

经过一年时间的磨合,中美两国都更加深刻认识到,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败,中美之间早已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期待中美贸易谈判取得令双方满意的结果。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