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国际频道: “一切都在有序推进”(走向冬奥)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一切都在有序推进"(走向冬奥)
Apr 13th 2019, 00:00, by 本报记者 季 芳

  4月11日,北京冬奥会世界新闻机构会议在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召开,来自北京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及9家世界新闻机构的代表等约90人参加了大会。对3个赛区的大部分场馆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与会新闻机构对北京的奥运遗产、场馆建设等方面表示赞赏。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主席、媒体运行总监安东尼·埃德加对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媒体运行等筹办情况给予了高度肯定:"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让人非常放心,一切都在有序推进。"

  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代表北京冬奥组委向大会致辞。他表示:"新闻媒体对于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至关重要。回顾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闻机构的全面报道,不仅吸引了全球亿万受众关注奥运赛事,也让全世界对中国、对北京有了全新的、深入的了解。我相信,通过2022年冬奥会新闻报道工作,这种积极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安东尼表示,中国具有举办奥运会的丰富经验,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与北京奥组委一道为各国(地区)媒体提供了最优的服务,赛会获得了巨大成功。2022年,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冬奥会媒体运行与夏奥会相比有其特殊之处。国际奥委会将携手北京冬奥组委,与各国(地区)媒体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为他们报道北京冬奥会做好各方面准备。

  安东尼说:"我和参会的每个人一样,对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看到蓝天和春雪,景象非常壮观。本次世界新闻机构会议的作用非常重要,各新闻机构代表获得了赛区、交通、住宿等方面的丰富信息,回国后将可以开始各自的准备工作。现在我们对北京冬奥会媒体运行的成功非常有信心。"

  本次会议是北京冬奥组委第一次正式面向世界各大新闻机构全面介绍北京冬奥会媒体运行筹办工作的相关进展。作为会议的主办方,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团队,对北京冬奥会媒体运行、赛事和竞赛日程安排、场馆和基础设施、抵离、媒体交通、媒体住宿、注册与签证、安保、技术等9个业务领域的筹办进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现场问答和讨论的形式就与会新闻机构关切的问题作出了解答。

  受邀出席会议的9家新闻机构包括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新华社等4家国际通讯社,以及盖蒂图片社、欧洲新闻图片社、日本共同社、今日美国、纽约时报等世界著名新闻机构。据悉,北京冬奥组委还将在2020年召开比世界新闻机构会议范围更大的世界媒体情况介绍会。

  根据北京冬奥会第一次世界新闻机构会议安排,4月8日至10日,国际奥委会及与会新闻机构代表共同参观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展示中心,并对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除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以外的所有竞赛场馆和主新闻中心、山地新闻中心、奥林匹克颁奖广场等非竞赛场馆进行了实地考察。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由于建设施工的缘故,道路暂时处于封闭状态。

  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如今的"冰立方",法新社专题运行团队负责人文森特·阿马维对于北京的奥运遗产利用赞赏有加。他说:"这里的大部分场馆我们都很熟悉,因为我们2008年在这里工作。如今再次回来感觉非常好。比如看到游泳馆转换成冰壶馆,原来的奥运场馆如今游人如织,这些都非常有趣。与2008年相比较,如今的中国和北京变化太大了,这里的奥运遗产同样非常棒!"

  在延庆赛区,众多世界新闻机构代表对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规划表示赞许。美联社摄影副主管丹尼斯·帕奎因表示:"延庆赛区把两个场馆聚集在一起,非常壮观。对我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最喜欢的奥运会之一,我相信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一定会像2008年那样非同寻常。我很期待。"

  在张家口赛区,来自盖蒂图片社的技术工程师马克·彭特对跳台滑雪场地非常感兴趣。他说:"这个场馆造型非常漂亮,我相信赛事期间在这里将产生很多好照片。此外,我也喜欢你们将3个赛区连接在一起的想法,真的很令人震撼。"今日美国图片内容服务社技术部部长尼古拉斯·卡特在云顶滑雪公园考察时表示:"许多工作已经提前完成,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好。这3天的参观让我们了解了场馆的地理位置以及场馆的样子。"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3日 07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