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国际频道: 树荫下的诊疗室——记中国援巴新医疗队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树荫下的诊疗室——记中国援巴新医疗队
Apr 10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这张2018年12月8日拍摄的资料照片显示,中国援巴新第九批医疗队针灸专家范正鹏在新爱尔兰省为当地病患治疗。新华社发

  新华社悉尼4月8日电 通讯:树荫下的诊疗室——记中国援巴新医疗队

  新华社记者郝亚琳

  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说起中国医生,当地民众总是赞不绝口。

  2002年至今,中国相继派出9批医疗队,为当地民众提供了10多万次医疗服务,谱写了中巴新两国友好情谊的新篇章。

  巴新医疗卫生体系相对落后,全国仅有500名医生,他们要服务800万民众,对微创、远程医疗等先进的医疗技术手段更是几乎没有任何经验。

  一名足球运动员右肾结石积水,在当地医院的初次治疗没能去除病痛,再次治疗只能选择创口大、恢复慢的开放手术。医疗队用中国捐赠的设备为他进行了微创手术。术后仅两天,患者就康复出院了。

  一名四岁儿童因患病导致有瘫痪风险急需手术治疗,但巴新全国最大的公立医院都没有进行过相关手术。医疗队和当地医生密切配合,为患儿进行了手术和针灸治疗,使其彻底康复。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2018年6月底第九批医疗队开始在巴新执行为期1年的卫生援外任务。来到巴新的9个多月时间里,医疗队成功救治近8000名病人,顺利完成300余台手术,其中不少是巴新全国首例。

  白天,医疗队在莫尔兹比港总医院日常接诊治疗。晚上回到驻地后,医疗队的药房、换药室、急诊等继续为中资企业员工和华人华侨开放。9个多月来,医疗队接诊和处理中资企业员工和华人华侨患者800余人次。

  此外,医疗队还在中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馆的帮助下,深入新爱尔兰省、马当省等偏远地区开展义诊,并向当地医院捐赠药品和医疗器械。

  "中国医生来了"的消息很快传遍各村落。树荫下,泥地上,几张桌子一拼就是一个门诊部,几扇屏风一围就是一个诊疗室,当地民众排着队上门求诊。有时忙起来,医疗队半天时间就要接诊一百多名患者。

  马当省人卢克·帕瓦曾在南昌大学留学,中文说得不错,他主动为医疗队当起了翻译。

  "中国在很多领域援助我们,帮助我们发展,这是中国对我们的友情,也是一个大国对世界的责任感。"帕瓦说。

  医疗队不仅带来了巴新急需的医护人员,还带来了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理念,为巴新培养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伍"。

  门诊时、手术中,中国医生们常常是边操作边讲解,遇到较为复杂的手术技巧还会手把手示范。在医疗队的指导下,一些当地医生已初步掌握了进行微创手术的技术。

  医疗队最近还与中国来的短期专家组一起参与了首届中国—巴新泌尿外科微创论坛,这是巴新首个高规格的医学专业学术会议。从最新的医学理论、技术发展到具体的诊疗规范、手术技巧,中国医生的倾囊相授,让巴新同行们受益匪浅。

  "这次会议让我们了解到国际上泌尿外科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最新理念,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巴新医学委员会主席奥斯本·利科说。

  2018年,巴新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在此框架下,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前景也更广阔。

  目前,第九批医疗队正在推进泌尿外科微创治疗中心的建设。这一中心建成后,不仅将服务巴新,还将辐射周边国家。中方近期还将加派一个医疗小组,协助巴新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进一步提升巴新临床诊治水平,造福当地民众。

  这张2018年12月8日拍摄的资料照片显示,中国援巴新第九批医疗队在新爱尔兰省开展义诊。 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说起中国医生,当地民众总是赞不绝口。2002年至今,中国相继派出9批医疗队,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谱写了中巴新两国友好情谊的新篇章。 新华社发

  这张2019年1月26日拍摄的资料照片显示,中国援巴新第九批医疗队在马当省向当地医院捐赠药品和医疗器械。 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说起中国医生,当地民众总是赞不绝口。2002年至今,中国相继派出9批医疗队,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谱写了中巴新两国友好情谊的新篇章。 新华社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