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国际频道: “营救杜立特”事件最后一位美国飞行员辞世,享年103岁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营救杜立特"事件最后一位美国飞行员辞世,享年103岁
Apr 11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人民网纽约4月10日电 (记者 李晓宏)当地时间4月9日上午,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国家空军博物馆里最后一樽杯口向上的银色"酒杯"也要扣置了。77年前,参加"东京上空30秒"轰炸行动的80名美国飞行员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亦即被中国人民冒死营救的1号机组副驾驶员理查德·科尔,在美国圣安东尼奥逝世,享年103岁。

正在俄亥俄州访问的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代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对此表示哀悼和惋惜,向理查德·科尔家人致以慰问,并向那些曾经与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美军飞行员致以敬意。

黄屏会见美国空军博物馆馆长David Tillotson等高层负责人,借助中美友好故事推动两国民心相通进行交流。David Tillotson馆长陪同黄屏总领事一行参观了美国空军博物馆的二战展厅和总统专机等展厅,在二战展厅内介绍了"飞虎队""驼峰航线"和"营救杜立特尔"等历史事件。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1942年4月18号,美国陆军航空队中校军官詹姆斯·杜立特尔带领80名死士(飞出去就不回来了,轰炸机太大,航母上不能降落)分乘16架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对日本东京以及大阪、神户等城市的多处战略目标进行了猛烈轰炸,这个后被称为"东京上空30秒"的轰炸行动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气焰。

轰炸结束后,机队按计划飞往中国浙江衢州机场及浙江丽水、江西南昌两个备用机场。因为不熟悉航线、天气恶劣和油料耗尽,除1架迫降苏联(迷失方向了)、3架迫降中国海岸外,其余12架飞机的机组人员都在浙赣上空弃机跳伞。落在中国境内的飞行员中,有5人死亡、8人被日军俘虏、64人被中国军民所救。日军为了找到这些美国飞行员并摧毁江浙一带的机场发动浙赣战役,造成25万中国人死亡。

"二战"结束后,参加过东京轰炸行动的45名幸存者,成立了杜利特尔东京轰炸机队协会,他们每年都要举行纪念活动,追忆当年的英勇壮举,并向帮助他们的中国百姓表示感谢。

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国家空军博物馆,有一面呈"W"波浪形摆置的陈列架,四扇架面上共陈列着80樽银杯,代表杜立特尔机队80名飞行员。他们聚会时往往使用获赠的刻有他们名字的银杯,他们辞世后杯子就扣着摆放。

7年前,该博物馆举办"东京上空30秒"轰炸行动70周年纪念活动时,尚有5位飞行员在世。当时,96岁的理查德·科尔说:"我的很多记忆都消失了,但中国军民营救我的历史片段至今记忆犹新。这是一段非常令我动情的历史。我永远感谢你们,伟大的中国人民!"

而今,最后这位飞行员以逾百岁高龄离世,"最后一个杯子也要被扣过来了"。黄屏希望,美国人在纪念这些勇士时,能够记得为使他们活着而死去的中国人,以及中美并肩战斗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历史。"

2004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与美国空军博物馆联合举办《历史的记忆》主题展览,包括在云南用人力压出飞机跑道时使用的石碾在内的一系列展品被博物馆永久收藏。时隔15年,这些展品依旧完好保存在展厅中。

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二战期间,中国人民与美国士兵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动人场面,重温了中美两国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黄屏与David Tilloston共同回顾这段难忘岁月,重叙当年两国军民生死与共的友谊,共同展望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未来。

作为世界上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空军博物馆,美国空军博物馆设有4个机库,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

在美国总统专机展厅,尼克松总统访华时乘坐的"空军一号"赫然醒目。黄屏登上"空军一号"详细了解尼克松访华时的有关情况并表示,1972年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而这架飞机正是此次"破冰之旅"的历史见证。

"美国空军博物馆的展品记录了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抵抗法西斯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总统专机更是见证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这一重要历史瞬间。"黄屏说,中美两国民众之间的感情是有历史渊源的、是朴实深厚的、是友好的。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两国更应该以史为鉴,深化交流,妥处分歧,合作共赢,共同为中美两国友好及世界和平稳定做出新贡献。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